2023年11月23日,上海交大攜手臨港集團,舉辦以“向科學家致敬”為主題的2023年交大創業者(秋季)大會。氫晨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易培云教授受邀出席,并在會上分享了氫燃料電池與電解槽技術突破與產業化。氫晨科技憑借在科技領先度、資本認可、產業影響力、團隊實力等各項指標的卓越表現,榮獲2023交大“未來領軍“企業獎。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院士、臨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翁愷寧出席大會并致辭。上海交大與臨港集團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開展了涵蓋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全鏈條的緊密合作,形成一批豐碩的產學研成果。雙方依托各自的技術基礎、人才優勢以及資源優勢,加強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推動高水平學術成果的產出。
大會當天出席的還有紅杉資本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葉軍等以及來自創新、創業、創投等領域的上海交大杰出校友。隨后上海交大未來產業母基金的發布,成為大會留下的永恒記憶。
“交大創業者大會”是上海交大“創新創業創投”領域最高級別的大會。據不完全統計,參加過“交大創業者大會”的創業界的校友,其企業市值統計已超萬億;而來自創投、投資界的校友,其掌管的資金已超萬億。
氫晨科技是落實上海交通大學與臨港集團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代表。掌握了大功率電堆的裝配理論與關鍵技術,實現了0到1的突破;對接產業需求,開發了國內首個百千瓦級燃料電池電堆,實現了1到10的跨越;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建立了產業化平臺,研制了我國首條大功率電堆批量化生產線,實現了10到100的產業化落地。
氫晨科技核心團隊通過多年不懈努力,自主創新、技術迭代,打造出技術領先的氫燃料電池產品與電解槽;實現了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到電堆和電解槽的全產業鏈核心關鍵零部件的自主開發和規模化生產能力,并不斷推動行業競爭力。團隊突破了多學科-跨尺度聯合仿真分析、層疊式裝配界面匹配與容差分配、電堆智能檢測與快速診斷與高密度電堆智能制造等核心技術,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國產化水平。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多種大載重、長續航、零碳排放的應用場景,開發了不同級別的車規級燃料電池電堆。其中300 kW電堆是全球功率最大的燃料電池產品,過2.5D流場設計和非均勻流場設計,將功率密度提升至世界領先的6.2kW/L。
結合氫晨科技多年在電解水制氫系統及材料方面在研發、設計、加工制造、檢測等方面的技術積累和工程經驗,于2023年6月,氫晨科技發布了250Nm3/h的PEM電解槽,綜合電耗達到4.3kWh/Nm3的國際先進水平,電解槽產品應用于國內首個干熄焦綠電制氫工廠,實現了產氫量1500Nm3/h的常態化運行。
未來,氫晨科技將始終保持創業者的熱情,積極應對行業變化,爭做氫能行業排頭兵,攜同合作伙伴共同為中國的碳中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