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綠色發展及碳中和目標引領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化新階段。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生態環境部共同主辦,以“開放包容 合作融通 共同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3)于12月7-9日在海南·海口召開。氫晨科技憑借“重型商用車300kW燃料電池電堆技術”項目在2023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中被評選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是十項技術中唯一氫能領域獲獎企業。一同入圍的還有寧德時代、比亞迪、梅賽德斯-奔馳、寶馬等。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席萬鋼,海南省委書記馮飛等一眾領導蒞臨A05展臺察看了本次獲獎產品。
萬鋼主席在首日做主旨報告中指出,氫能是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為契機,著力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逐步完善相關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聯通支撐燃料電池汽車跨區域示范運營的“氫能高速”,構建長短結合、布局合理的“氫能走廊”,形成具有綜合性、規模化的氫能交通重大示范工程。
隨后,萬鋼主席在“創新引領、跨界協同,共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的演講中提到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商業示范。車輛推廣規模快速提升,應用場景逐漸豐富。2021年我國五部委共同啟動了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商業示范。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車輛推廣規模快速提升,應用場景逐漸豐富。截至今年9月份,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達到了17822輛,累計建成加氫站407座,其中投入運營269座。示范運行覆蓋了城市、物流、運輸、工程、港口、園區等多元場景,通過科技冬奧驗證了燃料電池汽車寒冬季規模運行以及“綠電”制氫和應用的技術經濟性。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駿在大會上發布了2023“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的結果。
“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于2023年1月正式啟動,征集了覆蓋“整車集成與控制技術、動力電池、氫能及燃料電池、驅動系統、智能化、輕量化及新材料、能源供給和其他”8個技術領域的60余項創新技術。由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及材料等科技創新領域的12名院士,18名行業頂尖專家組成,負責科技評選工作。經審查后,最終有10項創新技術脫穎而出。氫晨科技繼2021年榮獲該獎項后,再次憑借第三代核心技術產品獲獎。燃料電池重型商用車是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突破口。現有燃料電池難以滿足全功率動力需求,導致動力電池的需求大,負載和續航受限。氫晨科技開發的第三代300kW燃料電池電堆進一步提高了商用車燃料電池的功率規格、性能水平和壽命水平,實現了燃料電池重卡動力系統從“夠用”到“好用”的轉變,進一步推動了燃料電池重卡的示范應用。通過2.5D流場設計和非均勻流場設計,將功率密度從4.2kW/L提升至世界領先的6.2kW/L;通過催化劑抗反極配方與碳包覆工藝改進,提升膜電極對異常電位的耐受性能,使用壽命從10000h翻倍提升至覆蓋燃料電池重卡全生命周期的20000h;通過燃料電池單元封裝技術和定序疊裝工藝,提升燃料電池電堆在壓裝工藝下的穩定性與一致性,協同功率密度的提升,實現單堆功率規格從翻倍提升至完全滿足燃料電池重卡全部動力需求的300kW級別。
《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提出,率先開展公共交通、租賃等領域氫燃料電池車示范應用,重點針對社會運營領域以及景區、園區等封閉或半開放式區域開展示范運營,并逐步擴大至其它車用領域。
同時,將在具備基礎條件的海口、三亞等周邊區域建設商業化運營綜合示范區,助推規模化和商業化市場進程,預計在未來5-10年能夠滿足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應用需求,遠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也有望走在全國前列。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下,整車研發制造在海口初步實現突破。海南氫燃料電池整車制造將驅動上游零部件產業快速發展。在本次大會的同期展覽區,氫晨科技帶來的就是本屆獲獎的唯一氫能領域產品“H3300型燃料電池電堆”,該產品將進一步滿足重型商用車在所有應用場景的動力需求,提升系統運行效率和經濟性,推動我國大功率車規級燃料電池在重型商用車領域的加速發展,并進一步推廣至軌道交通、內河航運、工程機械等碳減排需求領域。8日下午,在低碳氫能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論壇,氫晨科技總經理助理&氫盛能源總經理郭維平就全球低碳氫能發展情況與合作機遇和與會嘉賓展開熱烈討論。未來,氫晨科技將繼續以技術先進性為核心、產品競爭力為基石,推動全球氫能產業鏈升級,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和人類綠色事業做出偉大貢獻,打造出更加可持續的綠色未來。